高品質科技園區巡禮⑦丨金隅智造工場:從傳統家具廠到現代化科技園區的嬗變
日期: 2023年02月21日 11:07 來源:北京市科委
金隅智造工場位于海淀區建材城中路27號,占地面積20公頃,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是金隅集團為落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聯合海淀區政府,以原金隅天壇家具公司生產基地為載體,通過對存量老舊工業廠房改造升級,打造以“大信息及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創新型科技園區,以超大地面荷載、超高舉架空間為“硬科技”企業提供產業發展空間。目前園區集聚了曠視、云之聲、清鋒科技等近百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3家科創板申請上市企業、6家智能制造行業獨角獸!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西三旗地處海淀、朝陽、昌平三區交界處,曾是北京北郊的老建材工業基地,聚集了混凝土制品廠、建筑涂料廠、新都磚瓦廠等一批傳統建材企業以及天壇家具等一批傳統工業企業。金隅集團啟動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建設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基地的全新定位,采用“騰籠換鳥”的方式,加快傳統產業空間騰退,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拓展高精尖產業發展空間!
金隅智造工場保留了園區內85%以上的高舉架、高荷載產業空間,把最稀缺的產業空間留給具備小試中試、檢驗檢測以及小規模轉產產業環節需求的“硬科技”創新企業,將一個傳統制造類生產企業廠房升級為具備智能制造產業聚集規模的高端產業園區!
金隅智造工場作為金隅集團在西三旗地區落地的第一個存量工業廠房升級改造項目,以創新型科技園區為目標定位,以高品質空間改造構筑新型園區形態,以高精尖項目導入重塑新型產業形態,創造了城市更新與產業升級有機銜接的“金隅模式”,入選北京城市更新16個“最佳實踐”項目,榮獲城市更新經典資產品牌、智能制造產業突出貢獻獎、最具特色智能制造創新園區等獎項,為西三旗老工業基地復興提供借鑒和示范。隨著高精尖企業加速集聚,成長起煜鼎增材、G7智慧物聯網、天璣數據、國能日新、云知聲等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業升級品牌效應顯著!
播下金種子,培育參天樹
金隅智造工場堅持內優外拓,加快集聚重大創新平臺、高新技術企業,推動前沿領域的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提升主導產業創新競爭能級!
平臺型科研機構加快集聚。由北京市政府發起,聯合多家頂尖學術單位共同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2021年底入駐園區,承擔多項國家戰略科研任務。以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為依托,由北航王華明院士主導的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園區,重點開展增材制造技術研究與樣品小試工作。另有一批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企業以及成果轉化、孵化加速平臺也集聚在園區!
領軍型創新企業快速成長。園區集聚了近百家高新技術企業,包括曠視科技、百分點、云知聲、銀河航天等“獨角獸”企業6家,北京市瞪羚企業19家,北京市高精尖領域重點項目9個,創新發展勢頭強勁!
前沿性科技成果持續涌現。初步統計,園區企業共有專利11000多件,其中發明專利9700多件。依托行業龍頭企業,產生了一批具有引領性的前沿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技術制約。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全光量子源團隊開發完成了國內首臺產品級高功率飛秒振蕩器——Fermion-007,銀河航天自主研發出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到24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
搭起連心橋,打造生態圈
金隅智造工場放大場景的牽引作用,堅持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步發力,拓展硬科技成果的應用市場,賦能園區企業快速迭代發展!
挖掘金隅產業鏈條應用場景。金隅智造工場牽頭組織園區內企業與金隅集團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產業資源主體對接,推動形成智慧園區、智慧樓宇、輿情監測、智能化改造等多項場景應用合作項目,利用優質科創資源助力金隅集團產業創新發展,也為入駐企業提供更大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推動園區內企業之間供需對接。依托園區開放交流平臺,舉辦各類產業資源對接活動,先后促成了清鋒科技極速3D打印與CDMO手術機器人平臺、百分點應用管理大數據系統與鐵力山硬件展示系統、瑞谷拜特智慧園區管理系統及曠視科技人臉識別軟硬件系統等多項合作,提高產業鏈黏性!
聚焦企業服務核心訴求和關鍵環節。以專業化為導向,構建覆蓋企業成長全過程的運營服務鏈條,厚植園區產業生態土壤。以產業空間服務為核心,逐漸向創新創業、成果轉化、人才引進、產業投資等方向延伸拓展,構建“物理空間租賃+產業投資(孵化)+創新產業服務”的園區運營服務體系,并積極對接專業服務機構、金融機構、行業聯盟、專業組織等外部優質資源,面向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釋放內外部協同疊加賦能效應。2022年園區聯合入園企業共同編寫的《智慧園區總體框架和建設管理規范》團體標準,目前已經通過評審,成為中關村標準!
升級服務包,當好大管家
金隅智造工場結合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訴求,秉持系統化、鏈條化、生態化理念,著力構建“政、產、學、研、用、金、服”一體化服務體系,為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完善綜合配套服務體系。配備近2萬平米商務配套,布局3000平方米員工食堂,配置有特色餐飲、24小時便利店、商務打印、24小時健身房等多種業態,同時園區引進星巴克、漢唐小館、喜家德、樂刻健身等一批商業企業,拓展員工第二食堂,增設地鐵接駁班車,為辦公人群提供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務!
提升創新創業服務水平。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引入海淀區綜合政務服務金隅智造工場站,有機整合政務服務職能,優化辦事流程,高效實現“園區事、園區辦”。引入北京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金隅智造工場工作站,與海淀區知識產權局共建“知識產權托管平臺”,提供知識產權代理、抵押、申報等全流程服務。獲得“院士專家服務基地”授牌,組織園區企業“進校園”開展人才招聘,建設“旗智·人才會客廳”、社區青年匯、職工之家,舉辦“新階層人士”高端人才沙龍。開展“線上+線下”工商財稅法培訓,提供IPO法律咨詢、核心技術保密、競業法律培訓等定制化服務。拓展科技金融服務,為科創企業“量身定制”信用貸款,降低企業經營壓力。成立海淀區首個園區科協,協助成立企業科協,輔導公租房、職稱評定、資質認定等政策申報!
加強企業對接交流服務。園區累計組織舉辦新春恭賀、趣味運動會、主題市集、隅智造讀書等非正式交流活動200余場,累計參加人數超過3萬人次。組織開展垂直領域的項目路演、論壇峰會、行業沙龍等創新交流活動100余場,有力推動產業對接合作!
探索智慧運營服務模式。搭建園區“I(Intelligent)-立方”智慧運營平臺,圍繞重點公共服務內容,分階段為入園企業提供產業智慧運營服務。已建成智慧園區AIOT綜合管理平臺,搭建IBMS(集成管理)、EMS(能源管理)、FMS(運維管理)、BIM(三維可視化)、APP(移動運維/對客服務)等智慧物聯網應用場景,構建數字孿生園區形態。
|